說起來,許多人對金鑲玉的印象,來自超市櫥柜中的一些百元貨,就是一塊水透的白玉配上亮閃閃的金箔,從而認為金鑲玉是沒什么價值的。當然,這些東西基本都是用很差的韓料,甚至都不是和田玉,金子也不是真的金子,怎么會有價值呢。
那是因為現(xiàn)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垃圾貨,導致金鑲玉在人心里的價值降低了,其實并不是所有的金鑲玉都很低廉。相反,金鑲玉的歷史還相當悠久,也是一種代表性的工藝技術(shù)了。
相傳,王莽篡位后,脅迫皇太后交出玉璽,這玉璽也就是當年的和氏玉璧,皇太后不從,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,崩掉一角。而后,王莽命能工巧匠整修,以黃金填補,這塊玉璽也就被稱為“金鑲玉璽”,這便是最早的“金鑲玉”。然和氏璧終究失傳,這是傳說還是真實歷史已不得而知。
目前能夠考證得到,最初的金鑲玉工藝,是在乾隆年間,寵妃香妃帶到中原的一些具有伊斯蘭風格的“痕都斯坦”玉器,其中就有一些金鑲玉。這些嵌有金銀絲和各類寶石的器皿,令乾隆皇帝十分喜愛,馬上令造辦處仿制,并規(guī)定此金鑲玉只能宮中使用。而后,創(chuàng)造出了融合伊斯蘭風格和乾隆期中國宮廷奢靡風格的金鑲玉,也成為了象征著皇家的和田玉金鑲玉。
說起來,不論是玉璽的傳說,還是乾隆作詩大贊特贊的精美玉器,金鑲玉在古代一直都有著極其高的地位,可到今天,卻只是那些“百元低端貨”。
其實也不是沒有價值高的金鑲玉,商場中,網(wǎng)店中看到的那些幾百塊的東西只是一部分。而那些更貴一些的,用真金真玉做的金鑲玉,到底是賣金還是賣玉呢?
其實都不是,除了那些低端金鑲玉,現(xiàn)在大部分金鑲玉,都是用18K金,玉石則多為品質(zhì)中等的白玉或者俄碧,這些金鑲玉,原料雖普普通通,但其實更注重設計感和藝術(shù),向裝飾品靠攏。這類金鑲玉,因為原材料不是非常高端,所以價格不會太貴;但也不至于是“垃圾料”,所以也不至于廉價,然后重點在設計上下功夫,小巧精致,所以還是非常受女性玩家歡迎的,買來佩戴玩玩非常合適。
就像足金和硬金一樣,足金實打?qū)嵸u材料,硬金則更注重設計。其實在時尚奢侈品行業(yè),“設計”、“品牌”、“情懷”才是商品價值的大頭。就如同卡地亞的經(jīng)典款戒指,從原材料來說,其實也不過是18K金和一些碎鉆,但是價格卻高達近十萬。別問,問就是石頭礦物,再貴也不過是上稱計價,藝術(shù)卻無價。
想來和田玉,目前還未有較大的品牌,所以大部分貴重高端的和田玉,還是更注重原材料也就是玉質(zhì)?;旧先f元以下的金鑲玉,以佩戴為主,談不了啥收藏價值。
但現(xiàn)在也有真正有收藏價值的,用高端籽料做的金鑲玉,只不過很少,有也多為定制。金鑲玉工藝,要做好其實挺麻煩的,說句不好聽的,首飾類的設計,放到時尚圈中,更新?lián)Q代非常快,可能今天流行的款式,下一個季度就過時了。用好玉+足金+好工,價格高自不必說,有這么多的預算,大部分人都是奔著收藏去了,要么直接買金,要么直接買玉,金鑲玉,其實有點尷尬。
所以現(xiàn)在買金鑲玉,也就不要太看重材料了,設計好看,佩戴好看,材料中等就行。若實在喜歡籽料,可以看一些款式大方簡單的平安扣鑲嵌等,雖然設計上沒那么時尚,但總歸是經(jīng)典不過時。